读《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这是《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的摘抄笔记,我很喜欢这本书。
-- 投资人要对知识彻彻底底诚实,身上但凡有一点点不明白的地方,身上凡事有任何心理弱点或者生理弱点,都一定会在某一个时候下被无限放大,然后就会失败。作者李录是一位优秀的投资人,他对待知识无比诚实,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另外,他和查理芒格和巴菲特也关系紧密,中文版的《穷查理宝典》也是他翻译出版的,那两位也都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下面的每个段落上的标号是在kindle中的位置。是从这本书大概三分之一处开始做的,其实这之前有关人类文明的发展的论述也相当精彩。
这本书后面的推荐书籍也挺不错,我也在读,读起来很享受。
1920
把对真知、智慧的追求当做是自己的道德责任,要有意识地杜绝一切屁股决定脑袋的理论。一旦进入职场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理论都跟屁股和脑袋的关系紧密相连,如果你思考得不深,你很快就把自己的利益当做客户的利益。...
作为一个行业的明白人,不会有意去散步那些对自己有利、而对客户不利的理论、也不会被其他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所蛊惑。
2035 #知识
到了近代,文明演化最根本的变化是出现了自由交换。在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分析下,经济上的自由交换实际上就是1+1>2。当社会进行分工的时候,两个人、两个经济个体进行自由交换创造出来的价值比原来各自所能够创造的价值要多很多,出现了附加价值。于是参与交换的人越多,创造的附加价值就越高。这种交换在农业时代也有,但是现代科技出现以后,这种自由交换加倍地产生了更多的附加价值。原因就是知识也在互相地交换,不仅仅是产品、商品和服务。知识在交换里产生的价值更多。按照我的讲法,就是1+1>4,指两个人在互相讨论的时候,不仅彼此获得了对方的思想,保留自己的思想,还会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
2050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实际上就是一个货币现象,当货币发行总量超过经济体中商品和服务的总量的时候,价格就会往上增长。为什么会增长呢?当然因为经济不断增长,就需要不断地投资。在现代经济里,这要通过银行来实施。银行要想收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需要付出储蓄利率。这个储蓄利率必须是正的,使得它的放贷利率也必须是正数。这样整个经济里的钱要想去增长,就要提前增量;要想实现实体经济增长,就要提前投资。这个时间差,就使得通货膨胀成为一个几乎和GDP持续增长伴生的现象。你首先要投资,这些投资变成存货、半成品,然后再变成成品。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先把钱放进去。所以你先放的这笔钱,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当时这个经济里货物、服务的总量。于是这个时间差就造成了通货膨胀和GDP持续增长伴生的现象。
2099 #市场
在价值投资人看来,市场的存在只是为你而服务的。能够给你提供机会,让你去购买所有权,也会给你个机会,在你很多年之后需要钱的时候,能够把它出让,变成现金。所以市场的存在是为你而服务的。这个市场从来都不能告诉你,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它只能告诉你的只是价格是什么,你不能把市场当作你的老师,你只能把它当作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
2114 #能力圈 #市场 #知识
能力圈概念最重要的就是边界。没有边界的能力就不是真的能力。如果你有一个观点,你必须要能够告诉我这个观点不成立的条件,这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观点。如果直接告诉我就是这么一个结论,那么这个结论一定是错误的,一定经不起考验。能力圈这个概念为什么很重要?是因为“市场先生”。市场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市场参考者而言,市场存在的目的就是发现人性的弱点。你自己有哪些地方没有真正弄明白,你身上有什么样的心理、生理弱点,一定会在市场的某一种状态下曝露。所有在座曾经在市场里打过滚的一定知道我说这句话的含义。市场本身是所有人的组合,如果你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这个市场一定会在某一个时刻把你打倒。这就是为什么市场里面听到的故事都是大家赚钱的故事,最后的结果其实大家都亏掉了。人们总能听到不同新人的故事,是因为老人都不存在了。这个市场本身能够发现你的逻辑,发现你身上几乎所有的问题,你只要不在能力圈里面,只要你的能力圈是没有边界的能力圈,只要你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市场一定在某一时刻某一种形态下发现你,而且你一定会被它整得很惨。
2129
正道就是可持续的东西。什么东西可持续?可持续的东西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你得到的东西在所有其他人看来,都是你应得的东西,这就可持续了。
2175 #市场
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发现你身上弱点的一个机制。你身上但凡有一点点不明白的地方,一定会在某一个状态下被无限放大,以至于把你彻底毁了。
做这个行业最根本的要求,是一定要在知识上做彻彻底底、百分之百诚实的人。千万不能骗自己,因为自己其实最好骗。
2313 #平等
人类就本性而言情感上追求结果平等,理性上追求机会平等。追求结果平等的本性使得每一种新的更先进的文明状态出现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接受机会平等的机制就使得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能够创造出一套制度,能够慢慢地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渗透到每个角落。整个过程其实蛮痛苦的,从不平等到平等。
2452 #市场
对于市场先生的假设,我们先回顾一下最早本杰明·格雷厄姆教授是怎么描述他的——他说你可以把股票市场想象成是一个精力特别旺盛、不太善于判断、不太聪明但也不坏的人,他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给你吆喝各种各样的价格,不管你感不感兴趣,他都不停吆喝。但是这位市场先生的情绪变化无常,有时候他对未来特别乐观,价格就叫得非常高;有时候他特别抑郁,价格就会喊得很低。绝大部分时间你可以对他完全忽略不计,但是当他变得神经质的时候,或者极其亢奋,或者极其抑郁,你就可以利用他的过度情绪去买和卖。
2510 #对待投机者
有些投机者可能的确在股市中获了利,在一段时间内投机套利很成功,比你有钱、有地位,但是你骨子里明白,他所有的行为总和最终是归零的。如果你价值观是希望对社会有所贡献,那你毫无必要对他表现出那么多的尊重,哪怕他各方面看起来都比你强。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但你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不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就会总觉得自己错失了机会,其他人懂得比你多、做得比你对。
2539 #指数投资
指数投资为什么也可以有长期回报?因为指数投资基本上就是全部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总和,如果投机者最终的结果归零,那么指数投资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投资者的净结果。数学上来说是不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指数投资可以有长期回报,但这种情况只可能再起经济体已经进入现代化的社会中发生。
现代化经济体能够自发地产生累进、持续的经济增长,而且在实行市场经济和股市注册制的市场,其股市指数能够比较代表经济体里所有的规模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指数投资基本上就能反映出这个经济体大体的经济表现,商业表现。
2641 #知识
知识是慢慢积累起来的,但是你必须一直抱有对知识的诚实的(intellectual honesty)态度。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人很难做到真正客观理性。人都是感情动物,我们相信的东西,对我们有利的东西,通常就会成为我们的预测。我们总是去预测这个世界对我们很好,而其实客观上我们都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为你存在和安排的。所以做到对知识的诚实很难但是非常重要。知识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当你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你会发现知识的积累和经济的增长是一样的,都是复利的增长。过去学到的所有经验都能够相互印证、相互积累、慢慢地你会开始对某些事情确实有把握了。
2810 #知识
而当你用所有者的天线去重新梳理信息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信息的频道发生变化了,信息发生变化了,你的知识还很有用,但是你组织知识的思维结构会发生一些很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特别重要。
2825 #知识 #诚实
因为我们做的是预测,所以懂和不懂其实就看你预测得对不对。但是对不对这个谜底不是马上揭开的,都要很多年以后才揭开。如果你是对知识诚实的人,你会一直坚持去揭晓这个谜底,所以你自然会知道你是真懂还是不懂。我对自己公司员工的标准是,如果你对一个公司的研究达到懂的状态,你要能看得出10年以后它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样。最好的情况常常会自然发生,所以你要明白它10年之后最坏会到怎样的情况。如果我做不到这一点,我就不太能说自己懂这个公司。但是我的预测结果发生的概率要很高,在非常高的概率下我是正确的,而且我还要跟它10年去看一看我的预测对不对。
2841 #知识 #诚实
我们公司有几位同事坐在这里,他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我问的问题。我的问题一定会把你推到边界上去,你不被推到边界上就不可能真的理解。这就要靠知识的诚实,要不断去训练,一下子很难做到。
2871 #行业
但是企业的很多特点又是由行业本身的竞争格局形成的,并不由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不管有多大能力,在一个非常差的环境里其实也做不出多么优秀的结果;一个相对资质没那么高的人,在一个特别好的行业里面,也可以做得非常优秀。
2886 #餐馆 #行业
很多企业本身的变化确实不构成持续的竞争力。比如我们举最简单的例子——餐馆,在任何时候,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批餐馆在北京是生意最好的,某一个菜系是生意最好的。但是你会发现没过多久又变了。因为即便它现在很好,很难保证它将来还会很好。像这类企业,你可以花很多时间去了解,但是最终你会发现,其实你很难判断。
2901 #市场 #企业家
我发现市场经济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特点,它可以释放各种各样的人的潜能。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日常生活中,其实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被发现之前,在生活中你可能都不太愿意跟他们打交道,而且他们如果从事别的行业可能大概率会失败。但是市场经济就能让任何特殊的人、不同的人、社会“异类”都有可能在他最终选择的细分行业里成功。
但是具体到每一家公司,而不仅仅分析人的时候,你可以去研究分析,你会了解到为什么这个人创造了这样的一家公司,而且这家公司非常成功。马云自己可能不管公司经营中那些很细节的东西,但他很明白怎么去管人,怎么去用人,他用的人对经营的细节非常敏感,张勇就是这样的人。所以说每一个人都会找到特别适合自己的企业,在判断一个企业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说因为这个人怎么样,这个企业一定会成功或者不成功。我也遇到很多看起来各方面条件都应该是对的人,结果他的企业做得很一般。
3021 #长寿 #幸福
我觉得第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是长寿,想要长寿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干自己喜欢干的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儿,而且要有颗平常心。你看沃伦和查理它们从来就不会焦虑,因为他们所有的做法都是多赢,所以也就没有压力。
3050 #知识 #诚实 #幸福 #生活
你真懂的东西才做,不懂的东西绝对不做,所以做的时候一定会很坦然,市场的上上下下一定不会影响你的情绪。
沃伦对幸福的定义是:我想要爱我的人是真心爱着我(People who I want to love me actually love me)。这就是他的定义,我觉得他这个定义很不错。用这种方法来组织生活,会让你在很长的时间里和别人都是一个共赢的关系,而且你会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看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地累进增长,然后看着这些知识又能够让你管理的资金慢慢地增长,让那些委托你的投资人能够有更多的财富来帮助别人。
相互何时的人慢慢都会找到彼此。找不到的时候也不用急。
所以这辈子你必须得活自己的生活,你只有活自己的生活,你才能活出幸福来。而且只有过自己的生活,你才能真正地进步。
3097 #价值投资
正因为你只持有生意的一小部分,不能完全掌控,所以出于自我保护,就需要很大的安全边际;正因为是生意的持有人,你就不会一天到晚想着交易,这就把你和市场中大部分参与者区别开来了。
3128 #少数派 首要特点就是乐于身为少数派,这是一种天生的感觉,对于事情的判断不受别人赞成或反对意见的影响,而纯粹基于你的逻辑和证据。
3143 #问题列表 #机会 #价值线
当机会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会查验我的问题列表:价格是否便宜?这是不是一桩好生意?管理层是不是值得信任,这种信任是因为(相信)管理层是好人,还是基于充足的外部验证工作?我还遗漏了什么?为什么这个机会被我发现?假如完成这些检验后依旧觉得可以,那最后一步就是跨过心理的屏障,开始行动。
当年我还在这里念书的时候,就痴迷于阅读《价值线》(Value Line),我对几乎所有事的来龙去脉都想追究。如果你想拥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数据库,事实上如果你想成为价值投资者,这是必须的,我推荐你一页一页地阅读《价值线》,这是最好的商业训练,对你理解投资有巨大的帮助。我看《价值线》的时候,通常会先去看“历史新低名单”——股价新低、P/E新低、P/B新低等待,这比“历史新高”要更吸引我。
3156分析添柏岚
3233 #机会 这样的机会不会经常出现,当它到来时,你必须抓紧它,尽你所能把事情做周全,而且要尽可能地快,这就是为什么你要坚持训练自己的专业素养。平时没机会的时候把钱放在银行,什么也不买,这都没问题,但当机会出现时,你必须跳起来扑上去集中研究——我就是这样做的。当你做完所有工作,会发现可能甚至不需要(几个星期)这么长时间,但这是经过短时间内集中、高强度的调查研究后,做出的投资决策。
穆迪手册Moody's Manual&价值线
3248 #每股收益 #市场 #价值投资 #阅读
假如你真把自己看成企业的所有者,就不会用所谓的每股收益这种概念,你要时时刻刻训练自己不去用”每股“这个概念来思考问题,要想着你是企业的所有者。市值是多少?
不要用计算器!你要习惯用自己的大脑!你要是想看很多公司的信息,这一本书有几千页,你留给每页的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所以你只能靠自己的大脑来思考,迅速浏览完一遍后就能大致知道公司的财务情况。
市值 净利润 税前利润 净资产 运营资本 资产的具体组成是什么
真正做生意的时候会用到什么?就是固定资产和运营资本,就这些。商誉不能算数。这些就是你运营生意的根基,你是企业的所有者,那么你拥有的就是这些,你应该扫一眼数据就能告诉我。要是做不到,那可能是布鲁斯没教好,因为这是基本功。
3314 #研究 #价值投资
假如你是分析员,我一直告诉我的分析员,我从你这里需要得到两样东西,准确的信息和完整的信息。绝大部分投资者的重大失败都是因为这两点做得不够。
如果对自己知道的东西不自信,对自己(基于研究)的判断和预测不自信,当你看中的公司的股价一落千丈时,你不会有魄力去重金买入。
假如你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基本上会师从这两个学派:特威迪·布朗、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一派;另一派就是巴菲特和芒格。
只要我违背价值投资三条原则的任意一条,就会犯错。当我获得的信息不够准确,或不够完整,我就会犯错;当我以为自己获得了洞见但其实压根就不是洞见的时候,就会犯错。
3488 #投资
投资其实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我是谁,我的兴趣是什么,我擅长什么,喜欢做什么事,进而讲这些优势不断强化放大,直到自己超越其他人,取得相当可观的优势。查理·芒格常说:“除非我能驳倒那些最聪明而和我持有相反观点的人,否则我不敢声称自己有了一个观点。”
3501 #知识
我的想法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还是来自阅读和谈话。我不在乎它们是怎么来的,只要是好的想法就行。你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发现好的点子,研究很多公司,或是向聪明的人学习——最好是比你聪明,特别是在各自的领域特别突出的人。我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量,研究所有我感兴趣的、伟大的公司、和很多聪明的人聊天。然后你猜怎么着,有时候在某些阅读和谈话里,就会灵光一现,接下来就是更进一步的研究,有时候你发现更确信了,也有些时候是相反的情况。
3640 #投资 #卖出
在三种情况下,你需要做卖出的决定。第一,如果你犯了个错误,那就尽快出手,哪怕这是一个正确的错误。那什么叫正确的错误?投资是一个概率游戏。我们假设情况是你有90%的把握,但是还有10%的其他可能性,结果那10%发生了,这就是正确的错误,此时你应该卖出。当然也可能你的思考分析完全错误了,你认为自己有90%的胜算,实际上刚好相反,一旦意识到是这种情况,你也应该马上卖出,最好这时还没有太大损失,但即使已经有了损失也不重要,因为你必须卖掉。
3680 #知识
这个可能性也许很小,但它一旦发生了,就势不可当。到时候真正的问题是:“这种情况是我不知道的未知吗?”或者:“你知道自己并不需要知道这些吗?”你一定会面对这些问题的。
而聪明的投资者是那些一直对知识保持诚实态度的投资者。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不需要知道什么,和总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未知。
3998
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中国地方政府的行为更像是企业行为,这些“公司式地方政府”为真正的商业公司提供总部式服务。如果公司去某地投资设厂,当地政府可以为它们提供土地,修路造桥,组织劳动力,改变税收制度,甚至可以购买公司生产出的第一批产品。
首先,当地方政府像企业一样提供商业服务时,它们会要求租金,有些官员甚至会以权谋私,要求企业直接把租金支付给个人。因此,这种模式在创造了超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催生了严重的贪腐、寻租、环境污染恶化、不同地区之间的恶意竞争、不可持续的贫富分化,和高度依赖债务的经济,因为债务是中央政府用来缓和经济周期起伏的主要方式之一。这是三合一市场机制的缺点。
4059 #经济学 #刘易斯拐点
在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拐点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工业化早期,农村的剩余劳动人口不断被吸引到城市工业中,但是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从过度变到短缺——这个拐点就被称为刘易斯拐点。
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也即早期城镇工业化过程中,资本拥有绝对的掌控力,劳工一般很难有定价权和讨价还价的能力,但是因为农村里有很多剩余人口,找工作的人很多,企业自然就会剥削工人。
过了刘易斯拐点之后,进入到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这时候企业需要通过提高对生产设备的投资以提高产出,同时迎合满足雇员的需求,增加工资,改善工作环境和生产设备等等。在这个时期,因为劳动人口已经开始短缺,经济发展会导致工资水平不断上升,工资上升又引起了消费水平上升,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也会上升,这样公司的利润也会上升,形成了一个互相作用、向上的正向循环。这个阶段中,几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会形成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消费社会,整个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这个阶段也被称为黄金时代。
今天的经济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当黄金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工资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对企业来说,在海外其他新兴经济中生产会变得更有吸引力。此时企业开始慢慢将投资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自己的工业化过程。如果这种情况在本国大规模发生,本国投资就会减少,本国的劳工,尤其是那些低技能劳工的工资水平会停止上升甚至下降。这一阶段,经济仍然在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成果对社会中的各个阶层已经不再均衡。劳工需要靠自己生存。那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比如科学技术、金融、国际市场类的工作回报会很高,资本的海外回报也会很高。但是社会的总体工资水平会停滞不前,国内投资机会大大减少。美籍经济学家辜朝明先生称这一阶段为后刘易斯拐点的被追赶阶段。
4566 #理性
当我们用理性思考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理性化”。合理性实际上是合理化作用。依据现代科学对大脑的认识,大脑其实是一个模块化运行的系统,应对不同的环境有一套不同的方案,启动这些不同模块的方式是通过感情。所以当我们认为自己在理性思考时,实际上是通过感情在思考,也就是说人从根本上来说是感情动物。启动这些感情的是不同的生存状态、不同的环境。这些感情的核心是“以自我为核心、以自身利益为核心来衡量其他一切”。这种思维必然会化分敌我、零合,在文化进化的过程中有时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穷的痛苦。
4595 #理性 #思想 #感情
所谓的思想,其实就是思想自己在想自己,我们的行为归根到底是通过感情来控制的,并不以自己真正的意志为转移。
4723 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因个人情感强烈地坚持自己的局部印象,往往不能跳出个人经验而观全局。
5183
法无定法,势无恒势,时势之变常有,过去是正确的观点,到今天就错误了,因此,多年来,我形成一种习惯,每过5-10年,都要花一段时间克己反躬相去之岁月,有时需要作的变化之大犹如重塑。